跳到主要內容
:::

學校簡介

:::

學校簡介

學校沿革

一、本校於民國五十年十月廿三日奉准成立,命名為基隆市中興國民學校。
二、民國五十七年九月開始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奉命改名為「基隆市信義區中興國民小學」。
三、歷任校長:
第一任:柯水源校長(民國五十年至五十五年)
第二任:林茂春校長(民國五十五年至六十八年)
第三任:景季陶校長(民國六十八年至六十八年)
第四任:林錦梅校長(民國六十八年至七十二年)
第五任:廖 勉校長(民國七十二年至八十年)
第六任:洪武夫校長(民國八十年至八十六年)
第七任:鄧國明校長(民國八十六年至八十八年)
第八任:杜太昭校長(民國八十八年至九十六年)
第九任:李桂花校長(民國九十六年至九十七年)
第十任:邱和德校長(民國九十七年至一百零五年)
第十一任 : 楊志欽校長 (民國一百零五年至一百一十三年)


四、學校大事記:
◎民國五十七年指定為重點輔導學校
◎民國六十四年成立「自立幼稚園」
◎民國八十年成立「體育資優班」,以游泳為重點發展教學
◎近年來逐步增設啟智班、在家教育班、資源班等特殊班級
◎民國八十一年設置學校廚房,開始供應學生午餐
◎民國八十七年活動中心落成
◎民國九十一年建置學校網路線,行政電腦化
◎民國九十三年中庭改建
◎民國一百零一年幼稚園改制為幼兒園
◎民國一0五年十月十四日中國上海市嘉定區普通小學師生來訪
◎民國一0六年二月十日基府教國參字第1060007416B號函(教育部一0六年二月七日臺教授國字第1060008787號函)核定進行「教育部老舊校舍拆除重建工程」
(補助金額:新台幣1億5,210萬)
◎民國―0八年七月二十日「教育部老舊校舍改建暨停車場新建工程」開工
(一0八年六月二十四日動土典禮、一一0年四月二十九日上樑典禮)
◎一0八學年體育班停止招生 (因教育部、教育處政策及本校無專任運動教練名額).
◎民國一0九年七月二十二日基府教學参字第1090234848號核定本校轉型「雙語學校」(一0九學年入學一年級開始推動-全市第一所雙語學校)
◎民國一0九年七月二十三日「教育部老舊校舍改建暨停車場新建工程」榮獲「2020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特別獎
◎一0九學年體育班停辦
◎民國一一0年四月二十日基府教國壹字第1100113543A號函核定:(民國一一0年四月十四日教育部臺教授國字第1100023199號函備查 ) 一一0學年度月眉國小停辦整併至中興國小(原二至五年級學生共32名)
◎民國一一0年十月二日基隆市所屬學校總務主任工地觀摩
◎民國一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教育部老舊校舍改建暨停車場新建工程」竣工
◎民國一一一年八月三十日「教育部老校舍改建暨停車場新建工程」剪綵啟用典禮(林右昌市長)
◎民國―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教育部老舊校舍改建暨停場新建工程榮獲行政院「第22屆公共工程金質獎」佳作
◎民國一一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桃園市政府教育局雙語數位學伴計畫暨跨縣市研討交流活動來訪
◎民國一一二年九月二十五日教育部教育基金會終身學習圈三圈共構培力參訪團來訪
◎民國一一三年一月十五日基府教國貳字第1130202115號函核定本校113學年度起為「總量管制」學校(普通班24班-每年級各4班)
◎民國一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基府教體貳字第1130214222B號函核定114學年度設置體育班(游泳項目)
◎ 民國一一三年五月二日銘傳大學林和春教授及基隆市校長領導實踐社群來訪
◎民國一一三年五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師生至新加坡芽籠美以美小學(Geylang Methodist Primary School)進行國際交流學習活動
◎民國一一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新加坡芽籠美以美小學(Geylang Methodist Primary School)副校長(Vice Principal): 賴意平 Lua Ee Ping 、美術部主任(Director of Art Department):王姍姍 Denyse Ong San San 、華文部科主任(Director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Department):鄭秋華 Stella Tet Chiu Wah到訪(洽談師生交流)

校務發展

一、學校願景:
「感恩」「健康」「進取」~以「感恩」為出發點,建立健康、快樂的學習氣氛,培養具有樸忠實、進取特質的孩子。
1.透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引導學生帶著「感恩」的心,鍛鍊「健康」的身體,以積極「進取」的態度面對未來。
2.學校圖像:落實多元化、個別化、適性化的教學精神,推動生命教育、落實品德生活教育及善行實踐。
3.家長圖像:提供教學資源協助教師,建立親師良好互動,共同關愛孩子。
4.教師圖像:以精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為目標,積極參與進修課程,建立屬於自己的教學檔案,落實專業團隊的概念。
5.學生圖像:知能學習與情感教育並重,培養孩子感恩、健康、進取的優良情操

願景
實踐目標
感恩
知福惜福、飲水思源,以感恩態度面對生命。
尊重自然、愛護環境,以開放心胸擁抱生命。

健康
強身運動、衛生保健,具備優質的體適能。
耐心包容、協調溝通,擁有良好人際關係。

進取
強身運動、衛生保健,具備優質的體適能。
耐心包容、協調溝通,擁有良好人際關係。

二、校務發展計畫循環系統表

校務發展計畫循環系統表


校景歲月

民國54年的校舍 民國55年的校舍
民國54年的校舍 民國55年的校舍

 

民國58年的校舍 民國60年的朝會
民國58年的校舍 民國60年的校舍

 

校門 校園
校門 校園

 

校園 校園
校園 校園

 

2022_校園 2022_校園
校園 校園

 
111年8月30日新校舍落成啟用全校大合影

校徽